歐洲央行料將公布QE前夕,鐵礦石價格創(chuàng)下五年新低。本周四,青島港62%品位鐵礦石到岸價格較前一日下跌1.5%至66.79美元/噸,跌破去年12月23日創(chuàng)下的66.84美元低位,刷新2009年6月以來新低。
周四晚間將公布歐央行最新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期歐央行將推出大規(guī)模債券購買計劃(QE).
本周二公布的2014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4%,創(chuàng)下24年來新低,印證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
而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其對2015年和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都下調了0.3個百分點,IMF認為,世界經濟將在2015年增長3.5%,在2016年增長3.7%。IMF將其對中國經濟明年增長的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6.8%。如果這一預測成真,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速甚至將低于印度。IMF預測中國經濟2016年將增長6.3%。
究竟影響鐵礦石價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從鐵礦石價格、供需關系、港口庫存和季節(jié)性因素來看,鐵礦石價格受到庫存周期以及供需關系的影響更加明顯。盡管2013年年底—2014年年初澳洲受颶風影響發(fā)貨量1000萬噸,同時在中國貿易商大肆采購鐵礦石融資的背景下,鐵礦石價格在2014年年初仍出現(xiàn)了下跌。
庫存周期和供需關系是影響鐵礦石價格的最主要的因素,當前港口庫存更多以融資貿易礦為主,融資礦本身的性質決定了變現(xiàn)是一定的,而當前難以變現(xiàn)的關鍵是,如果按照30%保證金比例,2014年年初130美元/噸的銀行質押價值相當于90美元/干噸,銀行清算價格是質押價格的0.8倍,也就是說價格在72美元/干噸以上的時候,礦貿商才會選擇拋貨變現(xiàn),否則將會產生虧損,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價格在72美元/干噸以上的時候去庫存速度較快,而跌破72美元/干噸之后就減緩了。
市場對鐵礦石港口庫存下降解讀為供應量減少,根據(jù)我們的調研,港口庫存下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去年11月鐵礦石進口受到APEC會議影響減緩,但實際到港并未減少,礦砂船進入了保稅港而并未卸載,這個情況在去年12月進口數(shù)據(jù)上已經反映,且港口庫存也出現(xiàn)了回升;2。鋼廠備貨導致港口鋼廠庫存轉移到場內,拉低了港口庫存水平;3。貿易商減少甚至停止采購鐵礦石,表觀消費量下降,造成了港口庫存和進口量下降;4。礦山港口確實有檢修,但都是常規(guī)檢修,在一季度到港量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減少,但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消費減少導致,主因并非礦山的主動減產。
那么,一季度的季節(jié)性因素,如澳洲颶風,巴西暴雨等,對礦山供應量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澳洲的天氣對鐵礦石供應量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可以來算一筆賬,供應減少量=(上月進口量-本月進口量)+(上月期末庫存量-本月期末庫存量)-(上月生鐵產量-本月生鐵產量)×1.6。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2012年沒有颶風,供應量并未受到影響,2013和2014年受到颶風影響,導致供應量分別減少884.09萬噸和936.63萬噸。
在產能過剩周期并未完成,海外礦山仍有利潤的前提下,2015年供應縮減并不符合邏輯。盡管一季度礦山供應受到季節(jié)因素影響縮減,但庫存釋放足以填平供應缺口。因此,2015年一季度鐵礦石價格難以反彈,如果鋼廠在一季度減產,則鐵礦石下跌空間仍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