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有競爭力分析:當前國內PA6生產廠家共有30余家,但國產貨源同質化競爭激烈,國產料集中在中低端貨源,高端貨源仍以進口為主。從紡絲用切片和工程塑料用切片分別來看:國產高速紡切片低品質和高品質貨源分別占比68%和32%;國產工程塑料切片中低品質和高品質占比85%和15%。
供應商議價能力:上游己內酰胺產能自2011年以來快速擴張,國內產能自2011年68.5萬噸增長至2014年215萬噸。隨著產能擴張,供應能力趨于過剩,己內酰胺議價能力逐步趨弱。然而由于己內酰胺裝置檢修較為頻繁,實際產量供應并不過剩,因此供應商議價能力仍偏強。
購買者議價能力:由于PA6國產料同質化競爭激烈,下游工廠可選擇性多,購買者議價能力相對較強。尤其工程塑料方面,改性工廠原料替換靈活,多選擇價低者采購,議價能力強。
新進入者的威脅:據統(tǒng)計2015年國內PA6聚合工廠仍有76.6萬噸擴能計劃,雖廠家新增產能計劃像偏高端市場靠攏,但大量新增產能的進入依舊會給市場帶來沖擊。2015年至今,上海巴斯夫10萬噸聚合已投產、海陽化纖擴產3.5萬噸已投產、金帛3.6萬噸裝置已投產。魯西化工6萬噸裝置計劃5月份投產。
替代品的威脅:PA6替代品主要發(fā)生在下游領域,目前最大的替代品威脅為紡絲領域滌綸對錦綸的替代。而在工程塑料領域,由于PA6價格不斷走低,對PA66存一定威脅。所以對PA6而言,替代品的威脅相對較弱。
國內PA6市場目前同質化競爭激烈,工廠利潤空間逐步下降,價格難以大幅上漲。同時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終端需求表現(xiàn)欠佳,切片供應逐步走向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