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發(fā)布公告,根據加拿大《特別進口措施法》即日起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無縫鋼制油氣套管、石油管材、石油管材短節(jié)的正常價值、出口價格、補貼額度等啟動反補貼再調查程序。5月4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還就更新涉案產品的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對原產于中國臺灣地區(qū)、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和越南的進口石油管材進行反傾銷再調查。此次再調查是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啟動的日落復審產業(yè)損害調查的一部分。
2007年8月13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無縫鋼制油氣套管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7304290011、7304290019、7304290021、7304290029。2008年2月7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該案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裁定中國涉案企業(yè)的傾銷幅度為37%~45%,補貼率為2%~38%,補貼額為160~3381元/噸。2012年6月28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無縫鋼制油氣套管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調查。2013年3月11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發(fā)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無縫鋼制油氣套管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yè)損害終裁。
2011年9月12日,加拿大對原產于中國的石油管材短節(jié)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7304.29.00.51、7304.29.00.59、7304.29.00.61、7304.29.00.69、7304.29.00.71、7304.29.00.79。2012年3月12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作出終裁,裁定對中國涉案企業(yè)征收80.2%~173.4%的反傾銷稅,征收563.9~9125.6人民幣/噸的反補貼稅。2012年4月10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發(fā)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石油管材短節(jié)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yè)損害終裁。
2009年8月24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石油管材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73042900.31、73042900.39、73042900.51、73042900.59、73042900.61、73042900.69、73042900.71、73042900.79、73043910.00、73045910.00、73062910.11、73062910.19、73062910.21、73062910.29、73062910.31、73062910.39、73062910.41、73062910.49、73062990.11、73062990.19、73062990.21、73062990.29、73062990.31、73062990.39、73062990.41和73062990.49。2014年6月30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發(fā)布公告,根據加拿大《特別進口措施法》第76.03(7)(a)條的規(guī)定,決定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的石油管材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復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