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鐵礦石價格自去年年初以來的暴跌對于澳大利亞經濟產生了比預期更嚴重的打擊,使得上臺將近兩年的保守派政府更難以實現其“快速恢復預算平衡”的競選承諾。
就在三個月以前,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Tony Abbott)的政府預計,截至6月30日的當前財年,來自資源出口的總收入將減少8%,至1,790億澳元(合1,370億美元)。周二,政府又發(fā)布估計,稱出口至中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的鐵礦石和其他原材料所帶來的收入實際上減少了11%,至1,740億澳元。
總收入下降的最重要因素是鐵礦石出口收入減少27%。這種煉鋼原料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主要輸往中國。
澳洲聯(lián)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經濟學家Diana Mousina說,鐵礦石出口量很強勁,但不斷下跌的價格毫無疑問沖擊了利潤。無休止的下跌已經迫使阿博特政府多次調整預算預期。
鐵礦石對澳大利亞的經濟非常重要,因此議員們一度考慮由國會專門調查價格下跌的原因。此前,一些大型礦石開采商被指控試圖通過拉低價格擠垮規(guī)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 BHP)以及力拓(Rio Tinto Ltd., RIO.AU)等礦業(yè)巨頭均否認進行了故意壓價,同時對相關問詢成功地進行了辯解,稱這種做法可能會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導致亞洲買家尋求其他供應商。
澳大利亞仍然占據了全球鐵礦石貿易的一半多。不過,過去12個月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額下跌了約35%,盡管來自于新礦及擴建礦的鐵礦石產品裝滿了離開澳大利亞港口的貨船。
澳大利亞政府周二將今年日歷年的鐵礦石平均價格預期從每噸60.40美元下調至54.40美元,將對2016年的預期從每噸56.80美元下調至52.10美元。此次下調基于對中國今明兩年鋼鐵產量將萎縮,同時中國住宅建設將持續(xù)低迷的預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海運鐵礦石有三分之二輸往中國。
澳大利亞預計,該國未來一年鐵礦石出口將增長約8%,市場供應過剩情況將進一步加劇。不過澳大利亞政府也預計,根據發(fā)貨量增長以及澳元走弱的預期,資源出口行業(yè)的整體利潤將有所回升,在截至2016年6月的一年中將增長2%,至1,780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