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伊朗輪胎工業(yè)協會稱,當地輪胎生產廠家嚴重缺乏原材料,庫存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
伊朗新任工礦貿易部部長拉赫曼尼向伊朗央行行長赫麥提建議,把伊朗國內輪胎生產商的原材料進口列為“高優(yōu)先級”,并盡快授予補貼匯率的外匯,他表示,如果政府不立即采取措施,當地輪胎生產公司將被迫關閉,并解雇工人。
伊朗絕大部分輪胎原材料依賴進口,包括天然橡膠、鋼簾線、簾子布等。
該國著名的卡維爾輪胎公司和亞茲德輪胎公司,約雇傭了15000名員工。
Barez巴雷斯公司生產全鋼卡車輪胎,其他企業(yè)主要生產載重斜交卡車輪胎、乘用車輪胎,以及乘用車子午線輪胎。
此外,有4個工廠生產農用輪胎,還有一家名為伊朗Yasa的工廠,主要生產自行車和摩托車輪胎。
據悉,伊朗本土生產的輪胎,只滿足了該國市場需求的40%。他們依靠從中國、泰國、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等地,進口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