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秋季肥市場進程看似已經過半,實際卻漸乎掃尾,人們所期盼的采購旺季遲遲未能到來,相反的是市場疲態(tài)盡顯。繼早前秋季復合肥首輪收款結束之后,企業(yè)與經銷商雙方均處謹慎狀態(tài),對于后市疲軟的看法偏多,導致新單交投十分稀少,雖然部分企業(yè)走貨尚可,但是絕大部分在消化前期訂單。
相比于去年同期,現今復合肥價格存在一定降幅,據中肥網了解,目前45%氯基/硫基通用型復合肥的主流出廠價格分別在1950元/噸和2250元/噸附近,部分成交或仍低于此價格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秋季肥啟動初期部分企業(yè)的低價爆品確實對接下來的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而調整過后的價格也并未大幅提升,可以說秋季復合肥一直在賣著白菜價。
首先,原料成本低位。截至本周末,全國范圍內45%氯基/硫基通用系列的純原料成本分別在1725元/噸和2045元/噸左右,自市場開始以來,原料成本在不斷滑落,且接下來仍不被看好。
尿素弱勢盤整,國內未來工業(yè)需求減少的預期以及國際市場不定的動向使得尿素價格難以提振;一銨市場艱難前行,秋季階段企業(yè)始終沒能形成拉漲,需求不足、原料降價,利空因素居多;氯化鉀港口庫存創(chuàng)歷史新高,供應偏多、進口大合同未定,價格只能低位運行。
其次,需求不見好轉。除了原料成本決定復合肥價格之外,下游需求情況同樣影響著價格走勢,就秋季肥需求來講,啟動之初確實給人驚喜,不過隨后市場便銷聲匿跡,經銷商前期打款訂單到貨之后也想進行補貨,不過農戶方面觀望不動,其原因一是資金不足,近幾年賒銷現象逐年減少,現款現貨較為普遍,然而農戶農業(yè)收入有限,不足以完全支付;其原因二是氣候異常,干旱、洪澇災害偏多,大幅削弱基層備耕熱情。
最后,替代產品增多。傳統(tǒng)復合肥產能過剩,市場行情混亂不堪,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和經銷商開始另辟蹊徑,進而出現了更具有競爭力的復合肥替代產品,如水溶肥,不僅性價比更高,而且使用范圍更廣,為了爭取市場席位,傳統(tǒng)復合肥不得不打起價格戰(zhàn),以價換量;
另外,為迎合下游備肥心理,基層市場低價假貨橫行,往往就是因為價格低于傳統(tǒng)正規(guī)品牌,農戶的采購意愿就向其傾斜,如此一來,傳統(tǒng)復合肥面臨的價格壓力越來越大。
綜上,在原料成本、下游需求及市場競爭的不斷影響下,復合肥賣出了白菜價,當下秋季肥市場進入了后半段,企業(yè)方面仍是挺價為主,不過在后期集中備貨季節(jié)的需求釋放可視作未來市場上最為關鍵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