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肌苷-聚胞苷酸復合物 |
CAS No.: |
24939-03-5 |
分子式: |
C19H27N7O16P2 |
分子量: |
671.402502 |
備注: |
中文名稱聚肌苷-聚胞苷酸復合物中文同義詞聚胞苷酸;聚肌胞鈉鹽;多聚胞苷酸;聚胞苷酸(POLYC);聚肌胞;聚肌胞甙酸;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英文名稱Polyinosinicacid-polycytidylicacid英文同義詞POLY(I)POLY(C);POLYINOSINICACIDPOLYCYTIDYLICACID;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ACID;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acidcopolymer;POLYCYTIDYLIC-INOSINICACID;Polyinosinic-polytidylinAcid.;POLYINOSINICACID.POLYCYTIDYLICACID,LYOPHILIZED;POLYCYTIDYLIC-INOSINICACIDPOTASSIUMCAS號24939-03-5分子式C19H27N7O16P2分子量671.41EINECS號1308068-626-2相關類別醫(yī)藥中間體;醫(yī)藥與生物化工;原料藥;多核苷酸類;核酸類;生物化學品;醫(yī)藥原料藥-科研原料;原料中間體-原料藥;精細化工;分析試劑標準品;生化試劑-植物激素及核酸類;化合物:原料藥;Material;獸用原料藥;植物激素及核酸類;核苷類;醫(yī)藥原料;原料;醫(yī)藥原料藥;醫(yī)藥、農藥及染料中間體;多聚核苷酸系列;化學試劑;化學試劑-獸用原料;通用生化試劑-核酸;獸用鉰料添加劑和嬰幼兒奶粉添加;優(yōu)勢主打產品Mol文件24939-03-5.mol結構式聚肌苷-聚胞苷酸復合物性質儲存條件Inertatmosphere,Storeinfreezer,under-20°C溶解度可微溶于水形態(tài)固體顏色白色至類白色水溶解性Solubleto3mg/mlinwater穩(wěn)定性吸濕性InChIKeyACEVNMQDUCOKHT-WOQDZEJINA-NSMILESO[C@@H]1[C@@H]([C@@H](COP(O)(O)=O)O[C@H]1N1C=CC(N)=NC1=O)O.O[C@@H]1[C@@H]([C@@H](COP(O)(O)=O)O[C@H]1N1C=NC2C(NC=NC1=2)=O)O|&1:1,2,3,11,22,23,24,32,r|聚肌苷-聚胞苷酸復合物用途與合成方法概述聚胞苷酸又稱聚肌胞苷酸、多聚次黃嘌呤核苷酸、多聚胞嘧啶核苷酸,系高分子多聚核苷酸類(polynucleotides)物質之一,由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組成雙股多核苷酸鏈,有特征減色性和熔點,在?20℃穩(wěn)定。藥理作用1.免疫調節(jié)作用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生理性保護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F(xiàn)代免疫學認為,免疫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機體的免疫能力可大致分為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兩種,兩者是密切聯(lián)系的。非特異性免疫是生物在種系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與病原微生物斗爭中形成的,并可遺傳給后代Chemicalbook的一種免疫功能。它是與人體的組織結構和生理機能密切相關的。特異性免疫是機體在后天受內外環(huán)境因素的刺激而獲得的免疫功能,它能識別再次接觸的相同抗原,并作出相應的反應,它需要在高度分化的組織和細胞的參與下才能完成。聚肌胞是動物體內3型Toll樣受體的配體,聚肌胞激活TLR-3后可介導機體一系列的免疫反應,如誘導干擾素、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的分泌,促進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樹突狀細胞的增殖與成熟等,促進體內抗體的生成。聚肌胞對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1)聚肌胞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2)聚肌胞促進多種細胞因子的分泌(3)聚肌胞對Mx蛋白的誘生作用(4)聚肌胞促進體內抗體的生成2.聚肌胞的抗病毒效應在體外試驗、動物試驗及人醫(yī)臨床上均證明聚肌胞具有廣泛的抗病毒作用,對黃熱病病毒、腦脊髓炎病毒、立夫特山谷熱病毒、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結膜炎病毒、單純疙疹病毒、門戈病毒、痘苗病毒、腦心肌炎病毒、阿留申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試驗證明,聚肌胞對于病毒感染的預防效果優(yōu)于治療效果。用途一種雙鏈均聚物,可作為模型RNA,用于研究在TLR3水平下的細胞信號傳導可識別雙鏈RNA。也是病毒病原體免疫應答的主要效應物。用途與聚肌苷酸配對成聚肌胞,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口腔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用途有免疫佐劑的作用,能刺激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抗體的形成,刺激同種移植反應及遲發(fā)型過敏反應。有廣譜抗病毒作用、抗腫瘤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治療帶狀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病毒性肝炎。腫瘤的輔助治療。不良反應主要有一過性低熱,個別病例有38℃以上的高熱,多在1-2日內自行消退。若2日內不退熱,就應立即停藥。尚見乏力、口干、頭暈、惡心等。生產方法以5’-核苷酸為原料5’-核苷二磷酸吡啶鹽的制備5’-核苷酸(5’-肌苷酸或5’-胞苷酸)[嗎啡啉,雙環(huán)己基碳二亞胺]→[乙醇,83℃]5’-核苷酸嗎啡啉鹽[三正丁胺磷酸鹽,無水吡啶]→5’-核苷二磷酸吡啶鹽(DIP吡啶鹽或CDP吡啶鹽)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制備酶的制備大腸桿菌1.683菌體→破細胞提取→鏈毒素沉淀去核酸→硫酸胺鹽析→DEAE一纖維素層析→收集0.35mol/L氯化鈉洗脫液中酶活性最高的部分固相載體的制備瓊脂粉熔化[甲苯、四氯化碳,斯盤-80]→攪拌冷卻后與環(huán)氧氯丙烷交聯(lián)制成珠狀[對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醚化]→[亞硝酸鈉,鹽酸]→固相載體將分離純化的酶溶液滴加入冰浴中的固相載體,即得共價結合的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聚肌胞苷酸的制備降底物IDP吡啶鹽轉成鈉鹽,CDP吡啶鹽轉成鋰鹽。酶促反應,(每ml反應液所含μmol/L數(shù))IDP或CDP15,Tris150,氯化鎂6,EDTA1,聚合酶5U,pH9.0,37℃,3-4h用鹽酸調pH1.5-2.0使多聚肌酸或多聚胞苷酸沉淀,離心,然后在磷酸緩沖液中溶解,等摩爾多聚肌酸和多聚胞苷酸混合,即得聚肌胞苷酸。 |
結構式: |
 |
 |
|
聲明:以上信息未經(jīng)本網(wǎng)證實,僅供參考,華夏化工網(wǎng)不承擔任何風險責任. |
|